29期 发布日期: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养基场]——基金投资心得体会
我们向投资大师学习什么
摘自《证券导报》
    一次投资成功,靠的是运气,长期投资成功,靠的是智慧。大师的智慧是什么,是正确思考习惯和投资信念。而我们一般人失败在什么地方,其实也是失败在习惯和信念上。因此应该向大师学什么?我认为不是学他们的投资技巧,更不是固守他们的投资策略,而是要学习和领悟他们的思考习惯和投资信念,因为只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正确的投资信念,才能形成熟练的投资技巧和科学的投资理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把握机会。
    避免亏损比赚钱更重要,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巴菲特有两个重要的投资法则,法则一是永远不要赔钱,法则二是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投资大师相信最重要的是永远保住资本,努力回避风险。这是投资策略的基石。而我们大部分的投资者则是将赚大钱作为唯一的投资目标。我们看到很多人不顾风险投资股票,不顾市场状况期待超常的收益,基本面发生变化而股价下跌时不去止损。到后来一年一年过去,就盼着东山出太阳,把自己解救出来。本来投资是为了快速致富,到头来却是不断贫穷,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承认错误快速纠正。有位智者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傻瓜和一个聪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聪明人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傻瓜则永远不能。”索罗斯坦率地说:“对其他人来说,犯错是一种耻辱,对我而言,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骄傲,一旦我们认识到理解上的不足是人类的先天特征,犯错就没有耻辱可言了,耻辱的只是不能纠正错误。”
    投资大师通过清理不理想的投资纠正错误之后,他会分析他的错误,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错误。首先,他不想重复错误;其次,他知道少犯错误会让他的系统得到加强,让他有更好的表现;第三,他知道现实是最好的老师,而错误是这个老师最好的课程。
[科普园]——基金知识普及教育
反洗钱基金小常识
 1、为什么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账户?
    将自己的账户和银行卡出租、出售给他人,可能导致贪官、毒贩、恐怖分子等利用您的账户,以您良好的声誉做掩护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由于账户和银行卡交易信息专属于其所有人,一旦案发,账户和银行卡所有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况严重时还可能触犯刑法。
 2、为什么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洗钱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手法之一。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包括银行卡账户)或公司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可能会使洗钱分子逃避监管部门的监测,或者为其进行诈骗或携款潜逃提供便利。请您切记,账户将详细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修炼室]——对投资者的建议
绕开三大误区 正确认识基金定投
摘自《证券导报》
    定投或许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最优选择:通过定投,投资者不仅可分享经济长期增长和市场长期向上的平均收益,还可摆脱对择时的困扰。
    定投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其投资收益主要依赖于投资标的具体表现。
    基金定投的投资周期与实际投资效果相关性不大。我们认为,基金投资基于对长期投资效果的信任,短期内效果难以对长期业绩造成显著影响,投资者不必过分纠结于定投扣款周期的设立。
    定投于波动利率更高的产品其收益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降低了风险-收益之间的交换效率。换而言之,业绩长期稳定持续的基金更为适合定投。
一、定投的理由
    为什么要投资?新西兰的投资大师马丁?霍斯认为,投资的含义是今天牺牲一些东西,为将来能够收获更多,从而为明天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从长期来看,由于经济总是在增长,证券市场总是向上,即相对于储蓄,只要时间足够长,投资就一定可以获利。由此揭示了投资的理由:投资可以获利,从而为明天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而在市场波动起伏之间,投资者发现,如果能够高抛低吸,可获取难以想象的高额收益!市场看似规律性的波动起伏,也让投资者产生幻觉:把握市场波动、高抛低吸并不难!
    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发布的《2009年中国证券投资者综合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1月1日至10月29日,期间中证流通指数大涨83.01%,但仅34.15%的股票投资者获得正收益,28.9%的投资者甚至亏损。海内外其他投资者调查报告无不证明,“市场先生”似乎更加聪明,能够有效择时的投资者极少,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把握时机、战胜市场,部分投资者甚至扩大了其投资风险,遭受巨大损失。
    投资的必要性和择时的负效应告诉我们,定投或许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最优选择:通过定投,投资者不仅可分享经济长期增长和市场长期向上的平均收益,还可摆脱对择时的困扰。同时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其收入具有持续性,而小额资金不具备交易上的经济性,选择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投资,既可养成长期投资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充分分享长期投资带来的收益。
二、认清定投的几个误区
    但伴随定投的推广,关于定投的噪音大量出现,导致投资者对定投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
    1、定投可以创造超额收益?
    在推广定投的过程中,一些机构过度渲染了定投获取收益的潜力,用“复利”的魔法为定投投资者勾略出一幅绚烂的前景,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投资者造就过高的期望:定投可以获取高额收益,教育、养老、买房……定投去解决!
    但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在2000年至2011年6月24日之间随机投资于上证指数,盈利超过100%收益可能为15.40%,亏损的可能为26.66%,而定投投资者则在放弃高盈利的同时规避了其亏损可能,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等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总回报(约45.20%)。
    显然,定投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其投资收益主要依赖于投资标的具体表现,投资无法获取超额收益。而任何投资手段均无法解决投资本身存在的问题,妄图利用某种技术手段来达到投资本身无法达到的目的,其结果必将是缘木求鱼。
    此外,定投的长期“复利效应”依赖于“复利”这个假设的长期存在和投资的长期性,且还需投资者可以承受短期巨幅亏损的压力,后者决定了定投是否可持续的关键。正如巴菲特所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定投也是如此。
    2、定投扣款周期越短越好?
    基于“越早投资,越早受益”的投资思想,部分投资者热衷于高频率短周期的定投方式,其定投频率甚至高达每周一次。
    但对不同定投周期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较长时间内,扣款周期更短的定投方式导致最终的投资总回报不仅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甚至呈现一定劣势;而随着投资周期延长,不同扣款周期下的投资总回报逐渐接近,没有显著差别。
    显然,基金定投的投资周期与实际投资效果相关性不大。我们认为,基金投资基于对长期投资效果的信任,短期内效果难以对长期业绩造成显著影响,投资者不必过分纠结于定投扣款周期的设立。考虑到投资周期缩小将导致操作频繁,从而花费更多投资者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长的定投扣款周期(如一个季度)更具备经济性。
    3、定投于波动率越高的产品越有优势?
    部分投资者认为,定投于高净值波动率的基金效果更好,因为有更多机会在净值下跌的阶段累积较多低成本的基金份额,待市场反弹后可获利更多。
    然而,通过对2000年来管理业绩较为接近的3只封闭式基金进行实证,结果发现基金净值的波动率与定投的最终效果难以挂钩,即定投于高净值波动率的基金产品不具优势。我们认为,定投于净值波动较大的基金尽管比较有机会在净值下跌的阶段累积较多低成本的基金份额,但也有更多的可能在净值上涨阶段不断买入高成本基金份额,两相抵消,不仅难以获取超额收益,还将导致基金资产的大起大落,加大投资风险。
    实证数据进一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定投行为的持续,基金资产逐渐积累,投资标的的后期表现将显著地影响最终投资总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讲,定投于波动利率更高的产品其收益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降低了风险-收益之间的交换效率。换而言之,业绩长期稳定持续的基金更为适合定投。
三、关于智能定投的思考
    由于定投完全放弃择时,部分机构引进了择时的量化指标,试图对普通定投进行优化,形成了所谓的“智能定投”。
    智能定投是否更为优越?选择市盈率(PE)指标作为择时指标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阶段,智能定投在投资效率方面均优于普通定投。但从投资总回报来看,智能定投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两者孰优孰劣主要取决于具体投资标的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演绎。将其他择时指标与定投结合起来,其效果与基于PE的智能定投效果基本一致。
    但在执行智能定投过程中,我们需面临以下问题:对市场时机判断的方法是否持续有效?投资者能否在长期低估阶段维持超额买入,在长期低估阶段忍受长时间的等待而痛苦?时间是投资的朋友,因规避短期的风险降低投资额度而失去长期获益机会是否更为合理?
    综上,尽管智能定投体现出更高的投资效率,但在操作上更繁琐,且投资总回报没有明显优势,在当前投资渠道相对匮乏的时候,单纯追求投资效率或许并不具备更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普通定投才是定投投资者的最优选择。
免责声明: 本快讯中的新闻摘要均来源于公开渠道发布的资料,长信基金对这些新闻摘要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长信基金对本快讯中的新闻摘要未做任何独立的研究或分析,新闻摘要中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长信基金的观点或立场。依据本快讯中的新闻摘要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与长信基金无关。
© 2010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 免责申明 |  沪ICP备06007464号